告别蔡澜:生前洒脱无子女,晚年散尽家财,快乐“等死”,坦言人生只为自己活

发布日期:2025-07-20 12:43    点击次数:145

图片

《屏蔽力》畅销2.7万册,加印6次,卖出3个版权:繁体版+韩国版+越南版

人生的意义到底是什么?或许就如蔡澜所说:要那么正经干什么?能吃就吃,能爱就爱,人生的意义就是吃吃喝喝,用奢侈的快乐点缀生活!富书作者:李晴朗来源:富兰克林读书俱乐部原创

近日,与金庸、黄霑、倪匡并称为“香港四大才子”的著名作家蔡澜,于2025年6月25日在香港养和医院安详离世。亲友发出讣告:遵从先生意愿,为免叨扰亲朋,不设任何仪式,遗体已火化。

消息传出,四方唏嘘,无数网友在社交媒体留言为蔡先生送别:“食尽烟火,笑别江湖,真正'活过’的老先生,请一路走好。”

质朴的话语,与蔡先生一以贯之对生死的看淡,对人生际遇的洒脱不谋而合。生命的最后一刻,他走得从容,走得安然,或许这正是对他潇洒一生最好的注脚。

图片

图片

蔡澜1941年出生于新加坡,祖籍在广东潮州,父亲是邵氏兄弟在南洋影片公司的发行经理蔡文玄。

因为生在南洋,蔡父说:“叫蔡南吧。”但考虑到家中有位长辈的名字中也带“南”字,又改为斑斓的“澜”。

虽然寄希望于“人生斑斓”,但蔡澜的童年其实相当艰辛。当时的祖国正处于抗日战争时期,新加坡也未能幸免,在被日军占领后,食物变得短缺,并产生严重的通货膨胀,蔡澜一家人很快陷入困境。

身为读书人,蔡父有自己的傲骨,他不屑于利用职权去赚外快。母亲洪芳娉虽然嗔怪丈夫是“和平时的君子,乱世中的窝囊废”,却并未真的怨气冲天。她一面教书,一面采树上的芒果腌制,拿到街市上去卖,她还在游乐场开了一家小百货店,每天半夜摸黑进货。她的辛苦,为全家人挣来了活下去的口粮。

父亲的风骨,母亲的坚韧,对幼小的蔡澜影响深远。他并不苦大仇深,而是很重视舌尖味蕾的享受,习惯于“活在当下”。

图片

蔡澜一家人,后排中间为蔡澜

有一年蔡澜过生日,母亲遵照潮州习俗,为他煮了红鸡蛋,可刚剥开鸡蛋皮,炸弹就在蔡澜的屋顶响起。全家人往防空洞里跑时,蔡澜竟还不忘把鸡蛋黄一口丢进嘴里,“差点啃死!”

多年后,许知远在采访中由衷感叹:“在我的视野里,蔡澜是最会享受人生的人。”

因为自由随性,整个青少年时期,蔡澜没少让父母操心。他的数学经常考不及格,一次一次地留级、转校。他还屡屡装病不去上学,躲在被窝里看《三国演义》和《水浒传》,或者去影院,把当时放映的电影看了个遍。

因为书和电影看得多,蔡澜的文字功底很不错。14岁时,他便在新加坡《南洋商报》上发表了影评《疯人院》,文笔之老辣,令很多人为之惊叹。

四年后,蔡澜赴日留学,进入日本大学艺术学部电影科编导系。读书的同时,他把邵氏公司在日本分区的业务担了起来,帮公司赚了不少钱。

图片

蔡澜(右)在邵氏公司设于日本的办事处

有文化,有学历,加上知根知底的“邵氏子弟”背景,毕业之后,蔡澜很自然地进入了香港邵氏电影本部工作。

60年代正是香港电影的黄金期,才华横溢又风华正茂的蔡澜,赶上了这波红利。

他倾注所有的时间精力,一边担任监制、编剧,为电影缩减成本,一边大力度提高产量,一年甚至能拍摄四部电影并全部上映。《独臂刀》《飞刀手》等叫好又叫座的动作电影,就出自于他的麾下。

进入80年代后,蔡澜又加盟嘉禾娱乐事业有限公司,监制了《快餐车》《龙兄虎弟》《福星高照》《城市猎人》《霹雳火》等影片,打造出成龙、林正英等叱咤香港影坛的巨星,一路做到嘉禾副总裁的位置。

那时的他,是真真正正的——“春风得意马蹄疾,一日看尽长安花”。

图片

只是这样的盛誉并不能让蔡澜完全满意,一向豁达洒脱的他,居然对对友人倾诉:“我只是赶上了电影最容易卖的时候,但是作为一个有抱负的电影人,其实挺痛苦的。”

为什么会痛苦?因为骨子里放不下文人情怀的蔡澜,不想一直被商业片捆绑:99部片子赚钱,就不能拍一部不那么赚钱,却立意高远、能够长存于世的经典影片吗?

可惜这项提议最终被公司高层否决了。蔡澜在落寞之余,开始认真思考:电影是生意,是团队作业,自己不能为了个人主义让老板亏本,那究竟要做什么,自己的这份“个人主义”才能有存活的空间呢?

那一瞬间,他福至心灵:“那就写作呗!”

图片

图片

1980年,蔡澜正式开启了自己的写作生涯。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,他没有继续写自己擅长的电影评论,而是选择了一个与电影背道而驰的赛道——美食。

之所以这么选择,首先是因为蔡澜在做电影监制工作时,长年奔波于世界各地,尝遍了各种美食。提起哪里的云吞面最好吃,哪里的牛肉河粉最筋道,他见解独到,如数家珍。

另外,蔡澜在日本留学的经历让他意识到:食物美不美味关键在于制作者的态度。

刚去日本时,他觉得拉面是世界上最难吃的东西,煮点面,倒点酱油,那就是拉面。

可是几十年过去,日本人凭借精益求精的态度,把拉面做成了日本的特色美食,推广到了世界上的各个角落。

蔡澜认为,这份态度,正是食物美味的根源所在。

图片

进入“食评”赛道后,蔡澜凭借着对食物涉猎的广度和品评过程的精细度,把美食专栏经营得风生水起,积攒了自己的读者群。

为了贴近读者需求,他在选择和介绍美食时从不以价格论英雄,也绝不在意他人的眼光,哪怕是路边摊,只要足够好吃,就值得品鉴。同时,他的文章用语浅显直白,篇幅简短精炼,方便读者快速读完,可以说是传统媒体人中,少有的掌控了“流量密码”的写作者。

凭借着百分百的真情投入和独树一帜的写作风格,仅仅在开始写作的第一年,蔡澜的稿费收入已经突破120万元,这在80年代可是一笔不小的数目。

见蔡澜在写作上并非玩票,老友倪匡郑重其事地把他推荐给了金庸。金庸很看重蔡澜,特意在《明报》的副刊为他开了一个长期专栏,蔡澜却给专栏取名“草草不工”,形容自己的潦草和马虎。

其实这只是蔡澜的谦辞,对待写作,他一向有着锱铢必较的严谨。有餐厅邀请他去点评菜品,费用全免。蔡澜谢绝,他坚持自掏腰包消费,毕竟“吃了别人的嘴短”,写出真实的感受,不欺瞒读者,是他的底线。

图片

在《明报》,蔡澜的写作范围渐渐由食评扩展到了吃喝玩乐、男女情感,读者群愈加庞大。

这些专栏文章,后来成为了蔡澜出版的书籍的主要来源。

2005年,蔡澜与山东画报出版社合作出版《蔡澜谈吃》,第一次印了8000册,仅用了两三个月便销售一空不得不加印再版。

2008年出版的《蔡澜食材字典》系列,也卖出了五万多册,这种销量,在美食类书籍里傲视群雄。

除了专栏和出书,蔡澜针对美食业务的另一项投入是制作美食类节目。由他主持的《蔡澜叹名菜》,是TVB周收视率前五名的常客,最高收视率曾经达到32%,意味着全香港700万人中有200万人观看了此节目。

2012年,亚视为了提升收视率,也邀请蔡澜来制作节目。有着40多年电影监制经验的蔡澜深谙吸引观众之道,他的节目,从未让观众和投资人失望过。

他还进军实体饮食业,打造了自己的茶饮和点心品牌,推向市场后一炮而红。

图片

当然,蔡澜的才华绝不局限于美食品鉴,他在书法篆刻方面也有着很强的功力,曾师从书法篆刻泰斗冯康侯学习,书法风格自成一派,在北京和香港的荣宝斋均办过书法展。

他亦主持过亚洲电视清谈节目《今夜不设防》,访问过诸多明星嘉宾,节目散发的那种由内而外的松弛感大受观众好评,创下了70%的收视率,是同时段电视节目的最高纪录。

金庸评价蔡澜:“琴棋书画,财色酒气,文学电影,什么都懂。于电影、诗词、书法、金石、饮食之道,更可说是第一流的通达。”能让一代武侠宗师,才华辉映香港的金庸如此高看,蔡澜的厉害程度可想而知。

图片

网络时代,蔡澜也没有落伍。80多岁的他,玩转了抖音、豆瓣等各大平台,仅在微博就有1000多万粉丝,不逊色于当红明星。他曾开玩笑“比香港的人口都多”。

为了回馈新老粉丝,每年农历新年前,蔡澜都会开放微博评论,直接和网友交流。无论是人生中的重大抉择,还是难以启齿的隐私,亦或是刁钻古怪,甚至鸡毛蒜皮的问题,他都会给出诚恳而精炼的答复。

网友:“活着挺累的。”

蔡澜:“有谁轻松过?”

网友:“我还可以相信爱情吗?”

蔡澜:“可以相信,不要迷信。”

网友:“一直找不到人生伴侣,成为大龄剩女了,怎么办?”

蔡澜:“又如何?”

网友:“生命的尽头是死亡也是重生?先生怎么看?”

蔡澜:“死了就死了,研究那么多干嘛。”

话语虽短,意蕴却深。

图片

图片

虽然在事业上所向披靡,对人生的看法也潇洒通透,但在情感经历上,蔡澜却饱受争议。

他曾经毫不顾忌地描写女人身体的每个部位,语言之露骨,让人不忍直视。

74岁时,蔡澜接受《十三邀》访谈,主持人许知远小心翼翼地询问:“总共交往过多少女朋友?”

蔡澜哈哈一笑:“一年一个不过分吧。”

许知远开玩笑:“那61个,总是有的吧?”

蔡澜大笑:“最少吧。”

虽然真假难辨,但蔡澜言语中的叛逆不羁,却实实在在展示着他的真性情。

有人见蔡澜女人缘这么好,向他讨教:“如何才能交到女朋友?”

他幽默答复:“交女朋友需要练习,练习方法就是丑的照杀,杀多了你就成了把妹专家,美的自然就来了。”

图片

话虽这么说,但当别人问蔡澜最爱的女人是谁时,他还是严阵以待:“没有,哪里有这样的事情,目前这个就是最爱的。”

他指的是自己的太太,一位能力出众的电影监制——方琼文。

早年间,两人在一次聚会中认识,相同的职业经历和洒脱的生活态度让两人一见如故,自然而然地步入了婚姻殿堂。

婚后,蔡澜称妻子“会做,懂吃,不管我”,这里的“会做,懂吃”并没有夸张。方琼文也是美食家,她单一个猪颈肉都能做出几十种菜式,连阅尽人间珍馐美食的蔡澜都不得不感叹:“根本不像是在做菜,反而像是在用食物来诱惑我。我越是渴望,她越是不给满足;等我不再抱有期望,惊喜却来了。”

图片

“不管”指的则是,方琼文从不干涉蔡澜的生活方式和状态,允许蔡澜和女性正常交往,结交自己的“红颜知己”。

蔡澜也并没有因此而风流浪荡,反而从骨子里非常尊重女性,得到了很多女性朋友的称赞。李嘉欣说他“品味一流”,林青霞说他“让成熟女人无比仰慕”,连香江才女白韵琴都评价他“最懂女人心”。

虽然和妻子感情甚笃,蔡澜却并没有生儿育女的打算。他的理由是:“照顾不了的事,不要去照顾。我照顾不了孩子,也不想老了被儿女管着。现在水污染了,大气污染了,新鲜的鱼很少,这个世界,并不是一个很好的世界。”

方琼文同意,她欣赏的本就是蔡澜的真实、自由和才华,有没有子女,外界对她有没有看法和偏见,她毫不在意。

图片

图片

步入晚年后,两人依然自在通透。别人的暮年往往注重养生,注重运动,蔡澜却是烟照抽,酒照喝,每日的活动量顶多是从家走去菜市场,用时十五分钟。方琼文从不会如临大敌,她更看重的,是蔡澜那神采奕奕,满面春风的精神状态。

2023年,方琼文在家中跌倒去世,享年83岁。蔡澜听到声音赶过去救太太,却不小心跌伤,髋关节碎裂,不得不接受手术。此后,他依靠轮椅来代步。

图片

或许是受太太离世的刺激,蔡澜的人生观再次发生改变,他开始断舍离,把珍藏多年的古董家私全部送人,只带着存了几十年的普洱茶,入住尖沙咀豪华酒店的海景套房,每日一边喝茶,一边俯瞰美丽的维多利亚港。

别人问他是否痛苦,他的回答很让人动容:“倪匡生前告诉我,身体的痛苦,可以吃止痛药消除,一粒不够就多吃几粒。但心灵的痛苦,是自己想出来的,只要不想就不会痛苦,所以我尽量不去想她,告诉自己没有老婆在身边,现在自由了。”

图片

彻底自由的蔡澜,选择每月花费五十万高薪,聘请了包含医生、护士、管家在内的八人团队来照顾自己。

网友帮他算了笔账:50万一月,一年就是600万。

蔡澜毫不在意,爱吃吃,爱喝喝,他说自己死之前的目标,本就是要把自己这辈子赚的钱都花光。

“多挣一点钱,就是多挣一点自由的空间。”

今年4月,因为蔡澜被爆进入icu治疗,他的“死讯”也随即传出。蔡澜特意发文辟谣:“谢谢大家关心,不至于病危,请不必担心。一笑。”

图片

想来那个时候的他,身体已经不太好了,但他始终选择潇洒应对。不让爱他的人为他担心,是他对这个世界最后的善念。

2025年6月25日,蔡澜真的去了,他不想叨扰亲朋,留下遗愿:不设任何仪式,火化后再公之于众。

至此,香港四大才子集体谢幕,一代人的青春,结束了。

想起坊间传闻已久,蔡澜关于生死的一则轶事。

一次乘飞机旅行,飞机遇上气旋一直下降,足足持续了五分钟。全飞机的人吓得面如土色,唯有蔡澜神态自若,情绪稳定。陌生人询问:“你死过吗?”

蔡澜摇头:“不不,我活过。”

图片

人生的意义到底是什么?或许就如蔡澜所说:要那么正经干什么?能吃就吃,能爱就爱,人生的意义就是吃吃喝喝,用奢侈的快乐点缀生活!

蔡老,一路走好。

图片

扫码进读者群

图片

作者简介:李晴朗,富书作者,艺术硕士,自媒体写手,终身学习践行者,坚信成长即财富,心安即幸福,时间花在哪里,哪里就是人生,一个人‬要想成功,你都需要一种能力来支撑你做好‬自己,不被阻挠,不被诱惑,这就是屏蔽力,富书第4本新书《屏蔽力》正在热销中,你的生活,需要屏蔽力,和500万人一起升级生活认知,知乎、微博@富书,本文首发公众号:富兰克林读书俱乐部(ID:FranklinReadingClub),责编、排版:雷利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